当前位置:

五章、摄关政治和院政

赤军Ctrl+D 收藏本站

【●承平、天庆之乱】

天长二年(825年),桓武天皇的孙子高栋王被降格为臣,赐以平氏,是为桓武平氏高栋流。到了宽平元年(889年),高栋王的侄子高望王(高见王之子)也被降格赐氏,是为桓武平氏高望流。当时高望王被任命为从五位下上总介,来到了广袤的关东平原。

日本古代的行政区划“国”分四个等级,即大国、上国、中国和下国,很多大国的国守都是由亲王兼领的,并不常设,守的佐官“介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长官——上总国正是如此,任上总介的高望王是上总国实际上的太守。

平氏势力就此在关东诸国中膨胀起来。高望王死后,长子平国香统治常陆国,次子平良兼统治上总国,三子平良将统治下总国。平良将曾任镇守府将军,他的儿子就是鼎鼎大名的平将门。平良将去世后,由其兄平国香兼管下总国,但据说国香为人暴虐,统治不得人心,就此良将、国香两个同源的家族矛盾日深。

当然,平将门的庄园位于下总国相马郡内,因此他也自称相马小二郎。据说从其父良将时代起,就在领地内捕捉野马、改良配种,后来更直接成为了朝廷的养马地,平将门继承其志,逐渐训练出一支战斗力相当顽强的骑马武士团来。

日本古代,战马缺乏,马种低劣,很难说曾经拥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军团,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核心的骑马武士加步行跟随的郎党组建为军队,各种史料上记载多少多少骑,往往连这些步行郎党都一并计算在内——骑兵独立成军是近代的事情。不过正因为如此,平将门所部战马数量最多,质量最好,虽非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军团,也足以傲视天下了。

当时朝廷权威未堕,地方势力当然不可能在不和中央权贵打交道的情况下就称霸一方。平氏也是如此,平良将曾把儿子平将门送上京去服侍左大臣藤原忠平,几乎同时,他的竞争对手、平国香之子平贞盛也投到了右大臣藤原定方(也是北家,忠平的堂兄弟)门下。

平良将去世后,平将门回到了关东,他不断扩充领地,甚至不惜和亲叔父平国香、平良兼刀兵相见。承平五年(935年),战争正式爆发,史称“平将门之乱”。

首先死在平将门刀下的,是他的伯父平国香。此时平国香的儿子平贞盛还在京城,他自知即便回去家乡,也无法和地头蛇平将门相抗衡,于是强自按捺下怒火,写信给堂兄弟平将门,说愿意化干戈为玉帛。将门得信后,越发洋洋自得,嚣张不可一世,又把矛头指向了另一名叔父平良兼。

第二年六月,平贞盛回到关东,与平良兼合兵一处,共同讨伐平将门。承平七年(937年)八月,双方在子饲渡和堀越渡两处先后展开激战,因为平良兼打出平氏一门总领的旗号,士气低落的将门军大败亏输。然而平将门的势力并未因此失败而崩溃,他整顿兵马,不久后就在弓袋岭之战中挽回了败局。

这种耗时长久的拉锯战,使丰沃的关东地区处处燃起战火,百姓流离失散。平贞盛一看短期内无法取胜,就轻骑上京,于当年十一月终于请得了讨伐平将门的诏命。到了天庆二年(939年),平良兼去世,平贞盛就以朝廷钦差和平氏一门总领的身份开始全权负责讨伐行动。然而此时平将门已先后攻占常陆、下野、上野等国的国司衙门,势力已经几乎涵盖整个关东八州。当年十二月,他甚至公然在下总国猿岛称帝,帝号“新皇”,宣布关东八州独立。

平将门之乱所以会闹出如此轩然大波,并非偶然事件。一方面,新兴武士势力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,从那些他们所看不起的只知游玩、吟诗却无实际本领,腐朽到了极点的公卿手中,把政权抢夺过来;另方面,百姓们也不满平安朝日益衰弱的统治,想要对社会结构有所变革。平将门部分顺应了这一时势,加上他自己武力过人,英勇善战,这才纵横关东,屡屡取胜。

其实从奈良时代起,日本就开始了造神运动,说天皇家族乃是天照大神的传人,是所谓“天孙后裔”,天皇是神,普通人是不能觊觎全日本君王的宝座的。不过巧在平将门也是天皇的后裔,所以他才自以为名正言顺地僭号建国,自己也来过一把天皇瘾。

平将门叛乱的几乎同时,在日本西部还爆发了“藤原纯友”之乱。藤原纯友本是伊豫国掾(地方官名),任满后不甘心卸职,反而勾结海盗,图谋起事。天庆二年(939年),藤原纯友忽率千艘战船发动叛乱,袭击淡路、赞岐两国的国司衙门。朝廷下旨讨伐,他向西退却,进入九州的筑前国,袭击并占据了太宰府官厅。

平将门之乱和藤原纯友之乱统称“承平、天庆之乱”,传说两次叛乱是互相呼应的,两人曾秘密约定,一东一西扩展势力,然后同时向京城进军,成事后平分日本。不管这种传说是真是假,对于平安朝廷来说,这可真是前后夹击,危机频现。当时朝廷已几乎无可用之兵,只能封官许愿,利用地方武士团来镇压地方武士团的反叛,所以这两次叛乱虽然最终被镇压下去,武士势力不但没有因此遭到削弱,反而更加膨胀起来。

【●摄关政治的复兴】

乡下武士自相残杀,腐朽的平安朝廷起初并不在意,然而平将门竟然自称“新皇”,这使得一直认为自己高高在上,无人可以撼动的中央贵族大惊失色。朱雀天皇匆忙召集七大名寺的僧人祈福攘灾,然后派征东大将军藤原忠文率兵进剿。藤原忠文根本没有多少兵马,只得求助于地方豪族,召来了常陆大掾平贞盛和下野押领使藤原秀乡。

转过头来再说“新皇”平将门,他虽然基本占据关东八州的土地,但统治并不稳固,到处叛乱,烽烟滚滚,使得他忙于平叛,根本无力继续扩张领土,更别说杀上京都彻底取代天皇朝廷了。天庆三年(940年)二月,平贞盛和藤原秀乡拉起了四千大军,突袭平将门的老巢,而此刻大军四散在外,将门身边剩下才不过千余人而已。

平将门初战失利,退到下总国幸岛郡北山上。平贞盛等人紧追猛打,于二月十四日赶上将门,双方展开最后的决战。平将门勇猛无比,他麾下的骑马武士更是以一当十,虽然面对近十倍于己的敌人,依旧悍斗不退,贞盛军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。

然而战场上刀枪无眼,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要了将领的性命,平将门也是如此,他正冲杀在第一线,眼看就要逼到平贞盛面前的时候,突然身中流矢,从马背上栽倒下来,年仅39岁。主将既死,士卒星散,战局就此底定,“新皇”的党羽陆续伏诛,“新皇”的首级也被砍了下来,送到京城示众。

东方的叛乱平息了,平安朝廷缓出手来,再派大军讨伐西方的藤原纯友。次年(941年),官军在博多登陆,杀入九州,藤原纯友逃往老巢日振岛,被伊予国警固使橘远保所杀。至此,延续整整六年的“承平、天庆之乱”终于平息了。

这场叛乱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,使地方武士集团的力量得到加强。大乱虽然平息,各地小乱依旧不断,比如天历九年(955年)郡河介橘忠幹被领民所杀,安和元年(968年)藤原千常在信浓国闹事,等等,平安朝廷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乱子中逐渐走向末日。其实藤原氏的“摄关政治”对于平安朝来说,只是一段回光返照而已。

且说朱雀天皇本是醍醐天皇与藤原经基的女儿稳子所生,据说因怕再被菅原道真的怨魂索了命去(有保明皇子和庆赖王的先例),从一生下来就被圈在拉门和帐幔中,一直到三岁始见天日。这样养大的孩子身体当然不会好,他登基以后基本上无力治国,朝政一直掌握在舅舅藤原忠平手中。到了天庆九年(946年),也就是藤原纯友被斩首的第五年,眼看二十一岁的天皇仅生了一个皇女,并且很难再生皇子,其母藤原稳子就勒令他退位,把宝座传给弟弟成明皇子,即村上天皇。

村上天皇颇想有一番作为,于是在舅舅藤原忠平和母后稳子先后辞世后,他不再任命关白,想将权力重新抓回到皇族手中,同时,他还实行一系列改革,想要挽救衰败的朝局。后世称醍醐天皇和村上天皇统治的时期为“延喜、天历之治”,然而我们一定要搞清楚,所谓的改革收效甚微,那根本就不是一段太平盛世。

况且村上天皇集权的努力收效甚微,皇后安子本是藤原忠平的孙女、右大臣藤原师辅的女儿,性格刚烈,经常插手朝政。虽然就日本传统来说,皇后干政并不算稀奇的事情,然而这皇后背后还耸立着庞大的藤原北家,村上天皇纵容安子所为,等于开门揖盗,让藤原北家的势力得以卷土重来。

不过趁着这个机会,藤原南家也颇想分一杯羹,大纳言藤原元方四处活动,想让村上天皇立广平皇子为东宫,因为广平皇子正是自己的女儿祐姬所生。然而在安子皇后的干涉下,最终村上天皇立安子所生的宪平亲王为东宫,此时这位亲王才刚哇哇落地两个月而已。

藤原元方在失望中病逝了,其后不久,广平皇子和祐姬皇妃也相继死去。因为这个缘故,那段时间内皇宫中发生的所有不祥事件,都被看作是元方母女祖孙的怨魂在作祟,尤其是天德四年(960年)内里大火,烧了整整一夜,宫室变为灰烬,世代传承的珍宝大多被毁(甚至连三神器也可能在这场大火中被烧毁了,又换了新一代的西贝货)——平安朝真是个多鬼怪多怨魂的朝代。

四年后,安子皇后去世,又三年,村上天皇也咽了气,东宫宪平亲王即位,就是冷泉天皇。这位天皇据说还备位东宫的时候,就诸多怪诞举动,甚至在给父亲的信件中画上一具男根——这大概是近亲结婚所产生的恶果吧,不过当时人却宁肯相信那是藤原元方的怨魂在作祟,百般求神拜佛,东宫的病却总不见好。这样的东宫摇身一变成为天皇,当然无法治理国家,于是藤原忠平的长子藤原实赖登上关白宝座,并于安和二年(969年)发动“安和之变”,把政敌源高明排挤去了九州,从此独掌朝纲。

【●藤原道长的世界】

“安和之变”后不久,冷泉天皇就退了位(以他的精神状态来看,应该不是主动退位的),其弟守平亲王登上宝座,是为圆融天皇。圆融天皇元服前,担任摄政一职执掌朝纲的乃是藤原忠平以及其侄藤原伊尹(忠平弟师辅的长子),等到天皇成年以后,恰巧忠平兄弟和伊尹都陆续辞世了,关白一职就落到了藤原师辅的次子藤原兼通手中。当时北家最有资格出任关白的是藤原兼通及其三弟兼家,两人争斗得相当激烈。然而兼通抢先一步,据说他搞到了已故安子太后(是他的妹妹)的手谕,要求本家兄弟继承关白之位必须按照长幼顺序。于是圆融天皇就封藤原兼通为太政大臣、关白,朝政悉以委之。

藤原兼家吃了个哑巴亏,只好暂时隐忍,等待哥哥去世或者失势的一天。然而藤原兼通似乎恨透了敢和自己争权的弟弟,他在贞元二年(977年)去世,临终前竟然找个借口把弟弟兼家从右近卫大将(从三位)的高位上扯下来,左迁为治部卿(正四位下),同时把关白的位置让给了堂兄藤原赖忠(藤原实赖的次子)。

藤原兼家虽然遭到暗算,可是并不气馁,因为他手中还紧捏着一张王牌呢。兼通兄弟,也包括赖忠,都先后把女儿送去宫里做圆融天皇的嫔妃,可是只有兼家的女儿诠子生下男孩,封为怀仁亲王。于是藤原兼通一死,藤原兼家立刻卷土重来,很快升任右大臣。后来圆融天皇让位给东宫师贞亲王,就是花山天皇,花山天皇在位仅两年,就在藤原兼家的谋划下被骗出宫去落发为僧,传位给兼家的外孙怀仁亲王。怀仁亲王就是一条天皇,继位时年仅七岁,于是藤原兼家以其外祖父的身份,堂而皇之登上了摄政的宝座。

且说花山天皇继位时也不过才十七岁而已,此君素与在原业平并称,都是世所罕见的好色之徒,据说他在登基大典上,都迫不及待地把女侍扯到御座后去行那云雨之事。不过从来权臣当朝的时候,君主尤其是被废黜或被逼退位的君主,其种种失德之处恐怕都是权臣擅政的藉口,未必确实,不可轻信。

而藤原兼家,他当然没把宝都押在圆融天皇一人身上,对于那位神经兮兮的冷泉天皇,他也送了个女儿过去,生下了居贞亲王,也就是花山天皇的弟弟。一条天皇才登基,他就立居贞亲王为东宫,同时还把另外一个女儿绥子送去做了东宫妃。绥子既是东宫的正妻,也是他的姑母……反正日本人不在乎辈分,当然藤原兼家更不在乎,他要的是和皇室亲上加亲,使其外戚、摄政的权力更为稳固。

藤原氏既然权倾天下,地方豪族莫不想拉其为靠山,纷纷“寄进”庄园,于是藤原家族变成了最大的庄园主,到了十一世纪,家族名下的庄园已达全日本土地的十几分之一。藤原兼家可以说是藤原氏摄关政治进入鼎盛时期的关键人物,他的私人机关“政所”成为事实上的政权中心,甚至政所颁发的命令(政所下文、殿下御教书)比天皇诏旨和太政官官牒更为有效。

就这样,天皇彻底被架空了,皇室威信日堕,据说宫殿朽败无人修缮,妖狐肆虐无计禳除,盗贼劫掠也无法捕拿……宽弘二年(1005年),内里再次发生大火,神镜也被烧损,朝廷只得改铸,并派遣使臣前往伊势神宫谢罪。

藤原兼家死后,其子藤原道隆就任摄政和关白,道隆死后,换上了他的弟弟道兼。一条天皇在位二十六年,诸事都不关心,“垂拱而治”,竟被赞誉为是“宽弘之圣主”——其实他和蜀汉后主刘禅差相仿佛,只不过没有当俘虏的糟糕下场而已。宽弘八年(1011年),一条天皇退位,居贞亲王继任为三条天皇,立一条天皇之子敦成亲王为东宫。

敦成亲王本是藤原兼家之子、道兼之弟藤原道长的外孙,道长为了登上摄政之位,多次逼迫三条天皇退位。正好三条天皇患有严重的眼疾,几近失明,于是在位仅五年就下了台,敦成亲王继位,就是后一条天皇。敦成天皇年仅九岁,外祖父藤原道长名正言顺地登上摄政宝座。

请大家注意一下,村上天皇以后的天皇世系是这样的:村上子冷泉、村上子圆融、冷泉子花山、圆融子一条、冷泉子三条、一条子后一条,也就是说,政权在冷泉和圆融两位天皇的后裔中轮替,这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。于是在后一条天皇登基后,就立三条上皇的儿子敦明亲王为东宫。然而敦明亲王没有藤原道长的血统,这使道长感觉隐含着危机,于是千方百计地逼迫敦明亲王,终于使其辞去东宫之位,改立敦良亲王为东宫。敦良亲王是后一条天皇的同母兄弟,也就是说,他们的母亲同为藤原道长的女儿彰子——惯例被打破了,冷泉天皇的后裔就此被排除在皇统之外。

后一条天皇在位二十一年,藤原道长及其子藤原赖通先后执政。道长权势薰天,时人都说他的尊贵与帝王无异,“摄政即天子”、“唯道长之心系天下之兴亡”。藤原道长也志得意满,甚至吟出“此世即吾世,如月满无缺”的诗句,骄横之态,可见一斑。不过此公确实值得骄傲,他担任朝廷柱石整整三十年,直到万寿四年(1027年)十二月去世,享年62岁。

【●院政的开端】

后一条天皇去世后,传位于东宫敦良亲王,也就是藤原道长的外孙,是为后朱雀天皇。后朱雀天皇在位十年,让位给东宫亲仁亲王,就是后冷泉天皇。后冷泉天皇立尊仁亲王为东宫。

这一接班人选,让执政的藤原道长之子赖通、教通非常不满。因为赖通兄弟都曾把女儿送给后冷泉天皇为妃,却都无出,尊仁亲王是天皇与祯子内亲王所生的儿子。储君怎能不是藤原氏嫡亲的外甥或外孙呢?因此赖通兄弟想方设法要搞掉尊仁亲王。然而所谓藤原氏嫡亲的外甥或外孙根本就还不存在,就算废黜东宫,又该由谁来接替呢?

时光如同流水,眨眼间后冷泉天皇登基已经二十四年了,藤原一族还没拿出应对方法来,他就先驾了崩。尊仁亲王顺理成章登上天皇宝座,就是后三条天皇。藤原赖通灰心丧气,就把关白之位让给兄弟教通,自己退居二线。

从宇多天皇开始,整整一百七十多年了,后三条天皇是唯一没有藤原氏外戚的天皇,加上他登基时已经三十五岁,年富力强,精神旺盛,就想踢开藤原北家,自行其是。后三条天皇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比如发布《延久庄园整顿令》,在中央设立“记录庄园券契所”,管理和整顿各地的庄园,统一计量标准——当然,他主要拿藤原氏名下的大小庄园开刀,这就必须会引发藤原氏群臣的反对。眼看改革阻碍重重,后三条天皇心生一计:如果从皇室中逐渐排除掉藤原氏的血缘,我看你们还有什么资格再霸占朝堂!

延久四年(1072年),后三条天皇退位,在位仅仅四年。他传位给藤原茂子所生的贞仁亲王,贞仁亲王的东宮妃乃是藤原贤子,但贤子并未生男,后三条上皇就指定自己与源基子所生的实仁亲王为东宫,并且约定等实仁亲王继位后,立其同母兄弟辅仁亲王为储君。在上皇的如意算盘里,经过一个很短时间的过渡,就会有接连两位天皇都和藤原氏没有关系。

安排好这一切,后三条上皇就安心地咽了气,年仅四十岁。贞仁亲王就是白河天皇,白河天皇登基后不久,藤原赖通、教通兄弟就相继去世,由赖通的长子藤原师实出任关白。不过后三条上皇的梦想也落了空,藤原贤子竟然生下了儿子,是为善仁亲王,而相对的,东宫实仁亲王却因病辞世。于是在应德三年(1084年),白河天皇退位,他一脚踢开异母兄弟辅仁亲王,把年仅八岁的亲儿子善仁亲王扶上了宝座,是为堀河天皇。

不过若因此说后三条上皇架空藤原氏的努力完全没产生效果,也是不对的,在他的时代,天皇终究收回了一部分权力,藤原摄关政治有所萎缩,这一点对后世影响甚大。堀河天皇只是个小孩子,按照惯例,当由藤原师实担任摄政,总揽朝纲,可是白河上皇当时才不过三十四岁,正当壮年,虽然退位却坚持不肯放权。他设置“院厅”,起用身份较低而有能力的人担任“别当”、“年预”等官职,执行政务——这就是所谓“院政”的开端,藤原家族的辉煌,至此已如明日黄花。

不过院政之与摄关政治,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,它可以解决藤原氏擅权的问题,却根本无法解决当时日益严重的种种社会矛盾。此后“院”代替藤原氏成为日本最大的庄园主,对百姓的剥削却一如既往,毫无缓和迹象。

院政之与摄关政治的不同,仅仅表现在对武士集团的拉拢上,这也直接造成了其后武家政权的建立。武士阶层在九世纪中期产生时,存在着高、低两端,低端为地方庄园的庄官及庄官集结起来的战斗集团,高端武士就是源、平等军事贵族,他们本身拥有庄园,并且多次受朝廷诏令平定边远地区的叛乱,或者远征虾夷,实力逐渐膨胀。最终这高、低两端结合为一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组织结构(家族形式的层级武士团),与公卿之腐朽奢靡不同的节俭、武勇的风尚。当时社会上可以说形成了四个大的权力集团,即在中央有正冉冉上升的院、逐渐江河日下的藤原氏,在地方上有以源氏或平氏为其真正领袖或精神领袖的武士集团。

平氏由高望王担任上总介开始,在关东扩张势力,经过“平将门之乱”以及1028年爆发的“平忠常之乱”,其在关东的势力逐渐被源氏所代替,而平贞盛因为平定将门之乱有功受到嘉奖,其子维衡把根据地转移到伊贺、伊势等地,称为“伊势平氏”,逐渐在近畿站稳了脚跟。而源氏原本是服侍摄关家的“京侍”,后来清和源氏的源赖信平定忠常之乱,趁机攫取了平氏的关东的势力,继而还妄图利用“前九年之役”和“后三年之役”,把影响力更扩展到东北地方。就这样,源、平两氏的势力来了个大掉个儿。

这两个最高贵的武士家族,其发展方向是截然不同的。回归京都的平氏开始与院政相结合,成为院用来对抗摄关家的强有力武器。白河院就从伊势平氏中选拔武士守卫自己的御所,因为这些武士主要驻扎在御所北侧,故称“北面武士”。而源氏则在地方上尤其是关东地区扩展势力,大量关东地区的名主把土地从寄进给藤原氏转而寄进给源氏,这种风潮极盛一时,乃至于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。

就这样,院政促进了武士集团的膨胀和相互对抗,新的时代正在孕育,大乱也即将到来……

【●奥羽的战乱】

咱们先来说说前面提到过的,几乎使源氏势力从关东更扩张到东北地方的“前九年之役”和“后三年之役”。且说东北偏远地区的陆奥国和出羽国中,都拘押着大量囚徒,部分是在各场远征中俘获的虾夷人,部分是朝廷流放过去的罪犯,安倍家族因为世代管理陆奥国的囚徒,势力逐渐扩张,同族遍布陆奥六郡,几乎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。永承六年(1051年),朝廷任命源赖信之子源赖义为陆奥守,令其整顿东北局势,源赖义一到陆奥,安倍氏当主(一族总领)安倍赖时摄于其父子两代的威名,立刻表示愿意服从指挥。

然而到了天喜四年(1056年)八月,源赖义在即将任满离职前,突然上奏说安倍赖时谋反,从而请得了讨伐的院宣(院所发出的诏命)——这很可能是赖义想要真正控制东北地区的藉口。总之,战争就此爆发,新任陆奥守藤原良纲吓得不敢赴任,朝廷只好再次把这一职位交给了源赖义。

到了当年十二月,安倍赖时遭到被源赖义策反的同族安倍富忠的袭击,中箭殒命,他的两个儿子安倍贞任和安倍宗任代掌其兵,继续与官军相抗衡,并一度给源赖义以沉重打击。于是源赖义被迫向出羽国司求援,于康平五年(1062年)终于盼来了出羽仙北的俘囚长清原武则的援军。在清原氏大军的压迫下,安倍贞任节节败退,终于在当年九月战死,居城鸟海栅也被攻陷。“前九年之役”就此终结,不过实际上,这场仗打了整整一十二个年头。

战后,源赖义进位正四位下伊予守,长子源义家被任命从五位下出羽守,次子源义纲被任命为左卫门尉,而清原武则被破格任命为从五位下镇守府将军,基本接管了安倍氏的领土。可以说,源赖义因为准备不足,想要在陆奥国扩展势力却最终失败了,白白便宜了出羽的清原家,想必他心中是很不甘的吧。不过机会还多得是,到了秋保三年(1083年),其子源义家被任命为陆奥守,再次来到东北地区——

此时正逢清原氏同族内乱,清原武则的孙子、一门总领清原真衡为一方,清衡的异母兄弟家衡和异父兄弟清衡为另一方,经常发生武力冲突。源义家趁机介入清原家事,并在清原真衡去世后,主持陆奥六郡的分割,把富饶的南三郡封给清衡,寒冷的北三郡封给家衡,刻意引发两人间的矛盾。

此后的事态完全按照源义家的计划发展,清原清衡和清原家衡刀兵相见,而源义家则站到了清衡一侧。最终他经过艰难苦战,甚至不惜突入出羽国,终于在宽治元年(1087年)消灭了清原家衡的势力——这就是所谓的“后三年之役”。虽然战后朝廷认为清原氏并无反叛的行为,这是源义家的私战,不肯予以赏赐,不久后更解除其职务,藤原清衡完全占据了陆奥六郡,并且恢复旧氏藤原,此后开创了半独立的奥州藤原家族,然而源义家被迫拿出自己的家财来赏赐有功之臣,却从此更收拢了关东武士之心。

顺便提一下,源义家的弟弟新罗三郎义光本在京城担任左兵卫尉之职,听说哥哥在奥州一度陷入苦战,就抛官弃职前往相助。义光就是此后威名赫赫的甲斐武田氏的始祖。

拉回来再说京城的情况,白河院后来出家念佛,也称为白河法皇,但他一直不肯放下权柄,历经堀河、鸟羽、崇德三朝,院政时间长达四十一年。到了大治四年(1129年),白河院去世,鸟羽上皇立刻也跳出来行使院权。然而院政时代,藤原氏摄政、关白的势力并没有彻底被架空,他们保着天皇,虽然略矮一头,也基本上和院行使着双头政治。这种双头政治导致局势更为混乱。

一方面,无论是院还是摄关家,其腐化奢靡的生活不但丝毫不见收敛,反而日显张狂,归于其名下的庄园也日益增多。畿内百姓遭受沉重的贡赋压迫,请愿无日停息,“盗贼”也因此纷起不休。另方面,为了制衡摄关家的势力,院更为倚靠“北面武士”,最终酿成了1156年的“保元之乱”。

【●保元、平治之乱】

久寿二年(1155年),体弱多病的近卫天皇病殁,年仅十七岁。鸟羽院指定由崇德上皇的同母兄弟雅仁亲王继位,就是被称为“日本第一大天狗”的后白河天皇。且说崇德上皇是被鸟羽上皇逼迫退位的,无日无刻不想着卷土重来。到了次年也即保元元年(1156年),鸟羽院驾崩了,崇德上皇趁机与左大臣藤原赖长(藤原师实的曾孙)密谋,打算复辟。

随着皇族的一分为二,摄关家也分为两派,当时的关白、藤原赖长的兄长忠通是站在后白河天皇一边的。因此崇德上皇想要复辟,必须诉诸武力不可,遂他于七月十日夜晚召来了藤原赖长、平忠正、源为义及其子源为朝,商量该怎样发动一场军事政变。

——凑巧的是,已洞悉上皇阴谋的后白河天皇,偏偏也在同一日召来藤原忠通、平清盛(平忠正的外甥)、源义朝(源为义之子)商议。清盛和义朝等人都是少壮派武士,摩拳擦掌地主张要先下手为强,至于他们竟敢向长辈同时也是一族总领举起刀剑,是被所谓的“忠诚心”所利用,是被利益所引诱,还是野心膨胀使然,可就谁都搞不清楚了。

年轻人行事果断,说动手就动手,于是次日凌晨,清盛、义朝率兵包围了尚在白河殿喋喋不休争论的上皇一党,将之一把火烧了个干净。乱兵犹自不过瘾,又点燃了赖长、为义、忠正等人的宅邸——也该着中纳言藤原家成倒霉,只因为宅子离得近些,于是也在混乱中化为灰烬。

——不过短短半天,崇德上皇派就大败亏输,藤原赖长被流矢射死(一说自杀),平忠正、源为义等人先后被杀或被俘。崇德上皇逃到仁和寺躲避,被天皇派搜将出来,远远地流放到四国的赞岐去了。这次事件史称“保元之乱”,它标志着新兴武士阶层不但在地方上耀武扬威,甚至已经把势力延伸到了朝廷内部,公开插手皇室纠纷,公家政权的时代即将结束,武家政权的时代就要到来。

且说院政既然已经成为了传统,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后白河天皇也就不肯贪恋天皇之位,没两年就让位给东宫守仁亲王,就是二条天皇,自己当更有权力的上皇去了。然而因为此君赏罚不公,填不保武士们的胃口,才退位就酿出了“平治之乱”。

“保元之乱”后平清盛青云直上,源义朝却得不到上皇重用,从而心生怨恨。平治元年(1159年)十二月,趁着平清盛离京前往熊野的机会,源义朝举兵叛乱,将后白河院囚禁起来,并且杀害了后白河院的宠臣、亲清盛的藤原信西。平清盛在途中闻变,匆忙回京,在自己位于京都六波罗的官邸集结重兵,计划夺回天皇和上皇。大战一触即发。

源义朝实在是个粗疏的家伙,如果说后白河院化妆逃亡到仁和寺是个偶然事件的话,那么其后十六岁的二条天皇也女扮男装逃脱他的掌握,来到平清盛六波罗官邸,就肯定是义朝防范不周所致。总之,上皇和天皇都先后逃脱,源义朝失去了聚拢人心的旗帜,平清盛倒赢得了大义名份,清盛抓住时机,亲率三千兵力攻打皇宫,源义朝战败被杀——此即“平治之乱”。

乱后,平清盛被晋升为从三位参议。日本人喜欢将自己的官位对应唐朝的官位,很多官职都有唐名,参议的唐名是宰相或相国,从此清盛就被人尊称为相国。两次平乱全都有份,平清盛功劳显赫,威风八面,后白河院一开始更为宠爱清盛,继续利用他来巩固自己的院政,后来感觉不对,想要收手,却已经来不及了。

平清盛先把养女滋子进献给后白河院为妻,生下宪仁亲王,被立为东宫。藉此帮助,他于仁安元年十一月(1166年)就任内大臣,次年更荣升为太政大臣,逐渐掌握了政权。当时平氏十六人位列公卿,殿上人三十余名,党羽遍布全国,国守六十余人中竟有半数是平氏一门。

到了仁安三年(1168年),后白河院迫不及待地逼迫年仅五岁的六条天皇逊位,让自己的亲儿子、八岁的宪仁亲王继位,就是高仓天皇。清盛一跃而成为天皇的外祖父,并且他还把女儿德子嫁给天皇,亲上加亲,从此平氏更是权势煊赫,炙手可热。清盛的堂兄弟、大纳言平时忠甚至狂妄地说:“非此一门(平氏),皆不是人!”

平氏本是武家,但其六波罗政权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武家政权,它是依附于摄关政治和院政而存在着的,缺乏独立性——这也是平氏子弟逐渐公卿化的根本原因。就平清盛本人的意愿来说,他很想把公家政治彻底打倒,从而使六波罗政权脱颖而出,真正君临天下。然而想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社会,并不仅仅靠打压公卿势力,甚至幽禁天皇、法皇就可以达成目的的,从这个角度来观察问题,平清盛和被他打倒的源义朝一样失败。而等到清盛去世后,其继承人平宗盛更是彻底转向,一切唯后白河院马首是瞻……

〔日本佛教的兴衰〕

佛教于六世纪时传入日本,经过崇佛、拍佛两派的殊死拼斗,最终在这座岛国上站稳了脚跟。逐渐的,再也没有什么“国神”和“蕃神”的区别,神佛紧密地合为了一体。为了便于统治,日本朝廷一直宣扬天皇乃是天孙后裔,具有神性,原始的诸神崇拜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正因为如此,与诸神崇拜结合为一的佛教,也无可避免地要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。因此日本有学者认为奈良朝的佛教乃是现世佛教,是政治佛教。

从天武朝开始,朝廷就将《金光明经》等佛经颁发各地,教臣民诵读,后来更在各地修建丈六的释迦牟尼佛像和七层宝塔。到了天平十三年(741年)三月,圣武天皇下诏,要各国都建筑“国分寺”和“国分尼寺”,也就是朝廷明令在各行政区域内建造官修寺院。统辖各地国分寺的总寺院是东大寺,统辖各地国分尼寺的总寺院是大和法华寺,都在都城附近。

最早传入日本的是三论宗和成实宗,其后为法相宗、俱舍宗和华严宗,唐僧鉴真还传来了戒律宗。到了平安时代,政权逐渐转移到藤原氏的手中,佛教势力略有下降。在这个时代兴盛起来的,主要是传教大师最澄的天台宗和弘法大师空海的真言宗,前者以平安京东寺为中心,后者以比叡山为中心,与被称为“南都佛教”的旧奈良诸宗派相对立。

最后在日本兴盛起来的,是净土、禅宗、日莲等宗派,那已经是十二世纪以后的事情,公家政权即将让位于武家政权了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